随着气温回升,晋城市泽州县的田野乡间农机奔忙,村民辛勤劳作的身影来回穿梭。春耕备耕阶段,泽州公安以“春耕警务”为抓手,将“被动接警”转为“主动介入”,通过“警务+服务”双轮驱动,严把农资安全关、矛盾纠纷化解关、车辆隐患排查关、安全知识宣传关,将警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和邻里乡间,为乡村振兴注入平安动能。
严把农资安全关
从一粒种子开始守护
“老板,这批玉米种子的进货凭证请出示一下。”前不久,食药侦大队民警、高都派出所民警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农经站组成检查组走进高都镇农资销售站开展检查。
检查中,民警和联合执法人员对辖区市场销售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生产资质、原料采购、生产日期、农用效果及仓储管理等相关信息进行详细检查。民警还向经营者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依法经营,严把进货关、严禁出售假冒伪劣农资。
春耕备耕,农资先行。正值种子、农药、化肥销售旺季,也是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的高发季。为保障广大农户用上“真种子、好农药、放心肥”,泽州公安将继续加大农资市场打击整治力度,严防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进入市场,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等涉农违法行为,确保农资产品来路清、去向明,全力守护农资领域质量安全,切实维护农资消费者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共检查农资经营主体50余家,抽检农资产品43批次。
严把矛盾化解关
从一个诉求开始响应
3月17日,巴公镇某村村民老陈租用某农机公司旋耕机进行耕地作业。司机小李在田地作业时不慎撞到了老张房屋的墙角,致使墙角被撞出缺口。老张当场要求司机小李赔偿房屋维修的全部费用,但小李则觉得自己是在正常进行春耕作业,并非故意损坏房屋,而且老陈是雇主,赔偿责任不该全由自己承担。老陈却认为自己只是租用旋耕机和服务,车辆操作失误导致的损坏与自己无关。三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恰巧,巴公分局巡逻辅警刘少波刚好经过。
辅警立即将情况报送综合指挥室,社区队民警直接到达现场对三方开展调解。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指出小李作为车辆驾驶者,在作业过程中有确保安全的义务,对房屋损坏负有直接责任;老陈作为雇主,对作业场地的风险评估也有一定疏忽,同样需承担部分责任。经过耐心细致的沟通劝解,最终,小李和老陈分别承担房屋维修费用。三方握手言和,春耕作业也得以继续顺利开展。
春耕期间,因邻里、地界、农资等矛盾纠纷频发,为确保矛盾“不出地、不出村、不上交”,全面落实“一村一辅警”“邻警协作”等工作机制,组织民警辅警联合镇政府、综治中心、司法所、村委会等力量,深入开展涉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起,化解率达97.8%。
严把隐患排查关
从一处风险着手整治
“老乡,一定记住农用三轮车不能载人!外出的时候一定不要贪图方便搭乘货车、农用车,我们要为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啊。”交警大队民警辅警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护春耕保安全”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针对农用车、拖拉机上路频繁且部分村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交警大队组织民警辅警走到农贸集市、田间地头,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讲解违法行为危害,解答村民关于车辆年检、驾驶证办理等问题,并告知将加大执法力度,严查农用车违法载人、客货混装、超限超载等行为。
“广大村民朋友们大家好,眼下正值春耕重要时期,在辛勤劳作的同时,护林防火工作绝不可有丝毫懈怠......”进入春耕备耕时节,各乡镇的上空时不时会出现警用无人机巡逻喊话的声音。
针对春耕期间农资盗窃案件易发的特点,泽州县公安局强化护航春耕措施,持续开展空中巡逻勤务,打造“空中+地面”的立体防控体系,将“蜂巢”无人机飞向村头巷尾、田间地头排查隐患;民警辅警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增加巡逻频次和密度,进一步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有效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安全顺利进行。
严把安全知识宣传关
从一个受众开始普及
近期,护林防火、预防电信诈骗等提示语回荡在泽州县各乡镇街道上空。泽州县公安局统筹全县十六个乡镇,将曾经的“大喇叭”变身“智慧云广播”,可实现安全宣传远程操控、多点广播、一键喊话、循环播放等功能,在特定时段循环播报反诈防骗、防火防盗、交通安全、预防预警等内容,让安全知识随着春风入耳入心。
“马上清明节了,订购花卉的订单可不少,警察同志给我的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手册真是‘及时雨’。”高都镇花卉培育销售基地的李某说,脸上绽开笑容。
创新宣传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普及反诈知识,讲解“春耕补贴”“农业项目投资”等诈骗套路,传授识别农资真伪、防火防盗知识,提醒群众在忙碌之余不忘生产安全。同时,利用公安新媒体及时发布推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天气预警等安全信息,为春耕生产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来源:平安泽州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