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南城街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基数众多,流动频繁,因征地拆迁、邻里纠纷等引发的社会矛盾隐患相对较多。近年来,南城办事处激活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成立了“致和”调解室,融合红色文化与传统“和”文化,探索出“三排查、四算帐,五步调”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走出了一条新时代基层矛盾调解工作的新路径。
袁致和是高平市南城办瓦窑头村人,也是高平市第一位共产党员。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高平市南城办事处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的文化内涵为基层治理赋能,秉承致公致善、和合共生的服务理念成立了“致和”调解室,围绕预防、化解、处置三个环节总结了“三排查、四算帐,五步调”工作法,致力营造“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生活和美、为人和善”的良好氛围。
一、做好“三排查” 确保矛盾纠纷不上交
“三排查”指在日常矛盾隐患排查中,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职能,整合综治中心、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律师及村(社区)调解委员会六个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盯紧源头抓预防,通过专项排查、定期排查、不定期排查等办法,努力做到小隐患早发现、小纠纷早调解、小诉求早回应、小矛盾早解决、小案件早受理。同步建立流转衔接、联动化解、通报研判、法治宣传、业务培训等工作机制,做足网格化治理,精细化服务大文章,织密矛盾纠纷防控网。
二、算好“四笔帐” 致力矛盾化解内生力
俗话说“算清四笔帐、胜过六尺巷”,“致和”调解室工作人员在化解矛盾过程中,会先给双方算四笔帐,致力于从内部化解矛盾纠纷。
一是心理帐。矛盾纠纷易带来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算“心理帐”就是帮助当事人分析因纠纷引发的心理负担,引导当事人进行负面情绪疏导、促使协议达成。
二是感情账。矛盾纠纷大多发生在亲人、朋友、同事、邻居之间,引导当事人算算感情帐,促使双方“一笑泯恩仇”。
三是后果帐。如果双方各谈各的理、寸步不让,就需要引导双方算后果帐。如果一直僵持,不仅搭上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自己身心俱疲,最终还得不偿失。四是利益帐。调解协议的基础是符合双方的利益,如果最后诉至法院,需要律师费、差旅费等一系列费用,还需要有大把的时间、精力,最终并不一定达到预期目的,利益损失更大。
三、坚持“五步调解法” 力促案结事了化纠纷
调解实践中“致和”调解室强调“和”的传统内涵,总结出了“五步调解法”。
一是“冷却降温法”。采取有效办法和策略,制止事态的扩大蔓延,然后依照法律法规、依情依理对双方当事人分别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待双方心平气和,抓住有利时机,及时进行调解。
二是“换位思考法”。启发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在考虑个人利益得失的同时,也要替对方利益着想,做到知己知彼、自我约束,然后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进行调解。
三是“褒奖激励法”。对纠纷当事人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和长处,或者在该纠纷中表现出来的正确做法,运用激励的语言唤起当事人自尊心、荣誉感,调动当事人的积极性,使当事人主动做出让步,以了结纠纷。
四是“情感触动法”。在调解中利用亲情、友情、族亲、邻里关系和调解人的情感方式打动当事人促成和解的方法。
五是“明法析理法”。在调解过程中向当事人讲解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纠正他们的某些错误观点,引导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的思路寻找纠纷的解决办法。
“致和”调解室实体化运行以来,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抓手,已组织调解力量235人次,调解矛盾纠纷41起,助力了平安高平建设,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来源:高平政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