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气:

您的位置: 首页 > 县区动态
【《条例》大家谈】谭慧平:平安建设筑根基 基层治理提效能
  • 发表时间:2023-12-27
  • 文章来源: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委编办主任: 谭慧平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根基,基层平安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山西省平安建设条例》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拓展延伸平安建设内涵,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西、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治保证。机构编制部门作为党的工作部门、沁水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深入学习领会《条例》精神,立足工作职责定位,整合基层治理资源,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提高站位,强化政治忠诚

平安建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专项治理相结合。《条例》内涵丰富,指导性强,意义深远,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条例》明确,平安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断强化认识,把握精髓,履行平安建设职责,深化单位和个人维护社会安全责任,严格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履行平安建设工作职责,积极向县委平安沁水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平安建设情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

二、开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深化学习教育。把学习《山西省平安建设条例》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周五例会、三会一课学习计划,通过主要领导领学、分管领导谈感受、普通职工跟读方式,深入理解平安建设内容和重大意义,引导干部职工自觉维护政治、网络、公共安全,将平安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化岗位练兵的理念,制定“法治讲堂”培训计划,通过综治干部主讲、案例教学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养,在“学”和“练”中增长本领,不断提升法律运用、风险防控、群众工作、舆论引导能力,为推动平安沁水建设打牢思想基础。

深化宣传引导。建立健全经常性的宣传机制,采取“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力求宣传范围全覆盖。“线下”结合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宣传、党员认领微心愿等方式,积极深入群众,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宣传安全矛盾纠纷调解、扫黑除恶、禁毒等各项内容,增强全民防范意识,形成保一方平安合力。“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大众媒体宣传《山西省平安建设条例》,并同步开展电信网络诈骗、反间谍安全防范等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扩大宣传面,营造平安沁水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深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支部书记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及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注重政法、法治、综治等工作,带头学法、模范用法,并将《条例》内容分解细化,明确岗位职责,压实工作责任,提升全办职工安全防范意识。立足机构编制职能定位,建立健全经常性预防机制,落实《机构编制信访举报制度》,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探索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新思路、新办法,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化解矛盾。

三、强化管理,筑牢安全屏障

筑起网络安全防线。将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落实《条例》的重要抓手,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切实做好信用信息归集、管理、共享,持续做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法人清理规范、“双公示”、中文域名管理等工作,增强事业单位诚信守法意识,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网站和新媒体运行,推进营造优良信用环境。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提高平安建设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水平,建立健全以综治网格为主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制定乡镇职责准入制度,编制村级组织履行职责事项清单,进一步推动基层组织决策民主、管理透明、服务高效、监督精准,为强化基层政务服务规范化便民化打下坚实基础。

聚焦社会矛盾化解。立足机构编制职责定位,扎实推进县域社会治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平安建设体系。用好用活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区矫正、司法调解等机构职能职责,加强人员力量,确保安保维稳、矛盾化解工作有机构承办、有人员落实、有组织实施,推动平安山西建设落实落地。

来源:沁水政法微信公众号

主办:中共晋城市委政法委员会

联系方式:0356—2198013

CCopyright 2007 http://www.jinchengpeace.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长安网 版权所有 晋ICP备1900144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