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来良超(晋城市泽州县公安局巴公派出所副所长、晋钢警务室负责人)
□整理:人民公安报记者 庞卫坤 通讯员 张天龙 张 琦
2月7日,农历正月初十,泽州县巴公工业园一大早充满喜庆的氛围,80多家企业在朝阳中苏醒。晋钢集团13家分厂全面复工,近万名工人返岗,我们的警务工作也随之按下了“加速键”。
来到晋钢智能管控中心监控室,警企联勤队队员小李正在调试节前新装的智能巡查设备。去年,工业园频发铜件被盗案。经研判,我们破获50余起系列案件,抓获12名嫌疑人,涉案价值110余万元。之后,我们与企业打造智慧安防系统,运用大数据分析预警。自系统上线后,企业再无被盗情况。
来良超与联勤队员一同查阅厂区巡查台账
监控室里,我提醒小李记好厂区巡查台账。近年来,我们依托警企联勤模式,发展到如今276人的警企联勤队伍,经过专业培训的企业职工既能配合监管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又能独立完成日常巡查。复工首周,我们的联勤队伍就累计发现并整改隐患17处。
走进热轧厂车间,我对照返岗人员名单核对,询问负责人杨主任:“节后新上岗的17名员工安全培训完成了吧?”自正月初八复工,警企联勤队已协助完成280余人次岗前培训,车间张贴的安全须知上还有派出所的值班电话。
路过铸造车间,员工老张笑着说:“‘平安巴公’微信群太有用了!”随着外来务工人员返岗,我们推出户籍服务线上预约,为8000余名员工办理身份证换领等“跨省通办”业务。
厂区安全会上,我指着新型诈骗案例提醒:“近期有人冒充人社部门发‘复工补贴’,这是诈骗手段。”随着企业产能恢复,我们升级反诈宣传,除定期举办安全讲堂,还在食堂播放自制反诈短视频。
上午巡查结束回到警务室,窗口有工人排队办居住证续签。我一边指导他们扫描二维码线上办理,一边整理企业需求清单,晋钢集团希望增设安全器材培训,还有厂家需要协调货运通道,下午我便着手落实这些事项。
天黑了,炼钢炉火光依旧。一天工作结束,我在日志上写下:“跟进晋钢新建员工宿舍区视频监控联网进度,明日走访锦辰煤业公司。”
来源:人民公安报、平安泽州微信公众号